2018年,我院对“国际合作”与“医工结合”两大工作重心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推进,分别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江苏澳格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等合作单位,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并签署相关协议,为合作双方——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各自不同的诉求——创造了合作基础,同时也为各方开展具体工作,创新合作路径,探寻价值融合提供了平台支撑。
今年是苏州高新区的“项目突破年”,也是研究院的“项目发力年”。2019年4月14日,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启用仪式在研究院隆重举行,同时研究院联合江苏澳格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康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行业资源企业,共同举办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骨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两项活动同时同地举办,彰显了我院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整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目标与决心。
出席本届活动的领导与嘉宾如下:
苏州市政府:
苏州市政府副市长 陆春云
苏州高新区政府:
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虎丘区委常委、科技城党工委书记 陈明
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陶冠红
苏州市高新区科创局局长 顾彩亚
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王国荣
苏州市高新区科协主席 李艰
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科技和人才局局长 方芳
伯明翰大学:
副校长 Jon Frampton
联合研究中心联席副主任 Richard Williams
伯明翰大学中国办事处主任 郑颖颐
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骨科)专业委员会(60人)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宋爱国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薛烽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副院长 王书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 刘志伟
东南大学教授 陈熙源
南京大学教授 赵建宁
在联合研究中心启用仪式上,由研究院顾忠泽院长和伯明翰大学副校长Jon Frampton分别致辞。东南大学与伯明翰大学均是全球顶级的高校,双方强强联合必然能够在学术、科技、人才、产业、经济等多个维度产生重大影响。
东南大学-伯明翰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到底有何创新之处?围绕国际合作过程中的一些创新做法,我们特此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丰博士和联合研究中心联席副主任 Richard Williams 博士进行了访谈。
Q: 汪院长,Williams 博士,两位下午好!伯明翰大学与东南大学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呢?
汪丰院长:联合研究中心是东南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联合建立的,主要为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领域提供国际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平台;
Q: 研究院在双方合作过程是什么角色呢?本次活动为何放在苏州举办?
汪丰院长:研究院是东南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高新区共同建立的成果转化基地。东南大学和伯明翰大学之间的科研技术交流,尤其是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研究,需要一个具备产业化技术研发能力的平台支撑,而研究院现有的资源体系能够保障先进技术的二次开发和产业化。此外,苏州高新区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产业环境和政策体系,选择此地是确保双方能够长久稳定开展合作的重要部署。
Q: 目前,联合中心是否已有相应的项目落地呢?
Williams 博士: 去年,伯明翰大学与东南大学以及研究院进行了密集的对话协商,已经确定了中心首批两个项目 “骨水泥”、“智能多模态肿瘤筛选系统”的落地。同时,根据项目开发需要,我们共同设计了中心实验室基础建设和装修,现已基本完成。
Q: 我们看到中心实验室的装修已全部完成了,其中在办公区还设置了非常欧式的吧台,十分的贴近英方的生活习惯,确实可以说是精心设计的成果,那双方在具体项目开发上是如何协同合作的呢?
Williams 博士: 我们的协议详细的约定了知识产权、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条款,确保双方的合作机制符合两国法律法规。伯明翰大学在项目合作中,主要提供原始成果,定期派遣研究人员来华做项目开发对接和沟通。研究院在当地组建科研队伍,主导进一步研究和二次开发,同时邀请东南大学相关领域教授专家,携课题共同参与研发,指导。通过发挥三方优势,加强技术交流并向产业化迈进。
Q: 依托这样的合作机制,联合中心的确可以引进国外技术并集聚大学的前沿成果。那从服务企业的角度,中心是否有相应的功能?
汪丰院长:服务地方经济同样是研究院建立的任务目标之一。在Williams 博士的《伯明翰大学医疗技术中心主题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伯大对于科技成果的进一步研究转化,包括临床试验、产业化、商业化的服务体系是十分健全的。中心完全可以作为国内产品再走国际市场的窗口和纽带。为此,今年7月,研究院将组织活动赶赴伯大访问交流,届时将邀请当地企业代表、政府部门,共同参与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