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智慧医疗 助力健康 | 专家齐聚医疗手术机器人(常熟)青科论坛,共话手术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01来源: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访问次数:652


为推进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与发展,加快构筑医疗器械产业新优势,527日,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协办的医疗手术机器人(常熟)青科论坛线上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本次医疗手术机器人(常熟)青科论坛由常熟市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联合常熟市科学技术局、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主办,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常熟创新中心、《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承办。

活动采用线上直播对话的形式,旨在加强青年科学家的学术成果及产业化动态交流,共同探讨手术机器人专业化、远程化、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服务数字化医疗行业发展。长三角医疗企业代表和行业潜力投资者共450余人同时在线参会,在线观看近3000人次。


本次活动共邀请了五位在医疗手术机器人研究方向的资深专家、教授、学者及企业代表做专题演讲、观点分享。


多学科融合促进智慧医疗健康技术创新发展

孙立宁教授  苏州大学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介绍了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和国内医疗机器人现状,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医疗健康的发展机遇。孙教授指出医疗机器人与高端医疗器械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方向,其中微创手术是重点发展方向、康复机器人发展迅速,需重视专业化、实用化医用机器人研发。同时,建立医用机器人创新平台,人才技术聚集,实用与创新并重,促进医用机器人产业可持续发展。


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与价值赛道

段星光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段星光教授,从医疗机器人的前沿关键技术、未来价值赛道、发展趋势思考及创业成长规律四个方面展开介绍。段教授列举了经自然腔道和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消化道手术机器人以及腹腔镜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案例,对人机协同智能操作手术机器人和在眼科/口腔/膝关节置换等手术机器人的智能交互系统作进一步讲述。段教授指出人机协同是智能操作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突破的重点方向,智能、远程、微创和小型化是未来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国产康多手术机器人研究及临床应用

杜志江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杜志江教授,介绍了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以及其团队在高端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康多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临床试验方面做的大量工作。杜教授认为医用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已成为临床刚性需求。手术机器人的形态、功能、技术特性取决于临床需求和使用反馈,是不断迭代的结果,可通过专科化的道路降低对手术机器人系统功能、性能的要求。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研发工作需要医工紧密结合、多方配合,从而逐步实现规范研发、临床和产业化过程。



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与产业进展

徐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基金优青徐凯教授,介绍了腔镜手术机器人国内外产业现状和达芬奇手术系统技术及发展历程。徐教授团队基于完整原创技术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创立的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现已在多家临床中心开展泌尿外科单孔机器人手术临床试验。


从隔离到协作——远程微创手术机器人

李建民教授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基金优青李建民教授,从远程操作背景及现状、妙手机器人远程临床探索及远程辅助操作思考三个方面展开介绍。远程诊断、远程治疗是缓解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可以延伸医生手术能力、发挥微创机器人的优势。李教授及其团队在对妙手机器人远程临床探索中,已成功利用动物试验验证远程手术的可行性,以及参与国际首例基于5G通讯的机器人远程微创手术。李教授表示期待广泛的合作,共同研究远程医疗推动模式和思路。


活动最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袁建军与杜志江教授、徐凯教授就国产手术机器人的价值赛道、发展前景以及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技术问题作进一步沟通。技术助力医疗,智慧服务健康,至此,本次医疗手术机器人(常熟)青科论坛直播活动圆满结束


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专注于智慧医疗、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医疗器械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创新驱动的高端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基地,助力区域产业创新集群加速发展。研究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目前建有仿生器官与器官芯片、生物医用材料、影像及大数据技术、IVD及检测技术4个研发平台、1个工程转化平台、1个国际联合研发平台,同时与外部单位共建了11个产学研医融合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平台。经过4年多建设,已建成涵盖源头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企业孵化培育等服务的创新研发机构。